入迷英语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成人商务英语 > 正文

成人商务英语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

zxc2021-07-17成人商务英语68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道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
  这里所谓的态度和感觉指的就是学习的兴趣。   第一、教师的教学艺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位著名的外语教育家曾说过:“情感对外语学习的作用至少与认识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英语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种情感活动过程。这里所说的情感首先来自于教师本人对教学本身的兴趣。
  教学实践表明,中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最直接的来源是外语教师的情感动力以及对他们的态度。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效率。一个对教学有兴趣的教师,因其教学有方,而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使一些原本对学习没兴趣的学生产生兴趣;反之,教学无方,照本宣科则会使一些原本对学习有兴趣的同学反而感到味同嚼蜡,索然无味而兴趣大减。
     初中的学生年龄小,心理幼稚,对教师的印象直接影响着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课堂上我总是不时扫视全班,使学生感到没有“被遗忘的角落”。教师的颜面是感情的“晴雨表”,具有丰富的内涵。   心理学家认为:感情表达=百分之七言词+百分之三十八声音+百分之五十五面部表情。
  另外,当教师不可缺少的甚至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学生,平时我注意多与学生接触 ,主动与学生谈心、交朋友,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我相信,教师良好的品质和个性能促进交际教学中的默契配合 。   第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中,首先要创造英语学习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打电话、看病等日常交际用语时,都尽量用情景教学。这样做不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学会了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其次,通过开展拼写单词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单词的兴趣;开展朗读比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这些比赛其实就是创造一种学以致用的氛围,使学生们切实感到英语的成就感,有“用武之地”,在比赛中,当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一次成功后,就会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于是就会更主动自觉地学习。
  随着学生兴趣的增强,学习效果也就不断提高。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学习负担逐渐减轻,学习速度不断加快,学习兴趣也就自然能得以长久。   初中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在每一次对上一节课的内容进行检查温习时,我经常问一些问题,让学生以抢答的形式来完成。听写单词、朗读课文、口语对答都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由于引入了这种竞争机制,学生们课后互相帮助,课堂上个个不甘落后,争当第一,学习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
     第三、恰当评估激励,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从而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    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取得好成绩,成绩好时,他们就信心十足,反之则垂头丧气。所以我充分利用这个心理特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估,对成绩略差的学生多采用鼓励的手段,鞭策他们努力学习,迎头赶上;对成绩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使他们再接再厉;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尽量发现他们的长处并加以表扬。
  让所有的学生觉得英语并不难学,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绩。在上课的过程中,善于发现和抓住学生的每一个优点和微小的进步,哪怕是一个好句子,一个用得合适的词语,都要及时给予Good,Very good,Good job等语言进行表扬肯定,鼓励继续发扬。
  只要有了好的方面,就进行表扬鼓励,这样学生的优点就会坚持下去,缺点就会越来越少,使学生增强自信心、自尊心。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每当我用表扬、鼓励之词来对待学生的回答时,他们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当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答对问题受到表扬时,他们会激动不已,整堂课都会昂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我,聚精会神地认真听课。
  这些表扬、鼓励之词无非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只有从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入手,才能找到学生英语学习的突破口,因势利导,从而培养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实现从“要我学”为“我要学”,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真正实现教学的目标。
     总的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中学英语教学的关键,多种生动活泼的兴趣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正确的动机,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更好地开发智力。兴趣教学对当前从“应试教育”向“愉快教育”转轨,提出了一条有效途径。
  学生学习英语与兴趣有着很重要的联系,是英语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很多人认为智力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但除了智力因素外,非智力因素也同样不容忽视,比如:父母的教育方法、教师的教育方法、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等。综合比较各种非智力因素,学习动机应该是处于核心地位,因为动机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
  在学习当中,如果能正确了解、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在同等智力条件下,充分发挥潜在能力,他们就一定能在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上有一个非常大的飞跃。下面就以学习动机理论为基础,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
  学习动机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需要、个人价值观、态度、志向水平、外来鼓励、学习后果(如学位、待遇及社会地位等)以及客观现实环境的要求(如考试、竞赛和升学)等诸多因素紧密相联。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起来的,不同的社会和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有着不同的要求,所以反映在学生头脑中的学习动机是非常复杂而多样的。
   2 学习动机理论 由于学习动机的多样化,导致人们对学习动机作用的解释也多种多样,由此派生出多种不同的动机理论。加利福尼亚大学韦纳教授认为,对学习动机的解释,就如在心理学中许多其他重要概念一样,也可以把它主要归到两个类别中:认知学派的观点和行为派的观点。
  当然还有广泛流行的人本主义观点。不管这三种观点有多少分歧,至少有一点是一致的,这就是他们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是有动机的,不同意有所谓没有动机的学生。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用强化概念来解释学习的动机问题,强调外部动机的作用。例如,强调外部事件或来自外部的奖赏、强化的作用,而不大考虑学习本身的情况。
  因此在实际应用于教育工作时,强调分数、等级以及对学习的其他外部奖赏。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认为,人生来就有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倾向,所以强调动机的内部和内在因素,如自主的需要、发展能力、实现潜能等。这种观点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特别是在他的自我实现观念中十分突出。
  简言之,在人本主义看来,动机就是受环境支持或阻碍的某种特定的基本需要或倾向的展现,学习等外部事件则会加速这一进程。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行为是由我们的思维决定的。动机作用以选择、决策、计划、兴趣、目标以及对可能的成败的分析等为基础,强调的是内部的动机理论,最具代表性的是韦纳的归因理论。
   对动机作用的解释除了上述观点之外,还有成就目标理论、自我价值理论等。 3 各种学习动机理论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实际意义 以上对学习动机理论的分类不是绝对的,不同的理论只是强调了不同的侧面。在实际工作中,针对不同的目的,每一种理论都能有所帮助,有所启迪。
  具体来说,可以上述学习动机理论为基础,采取以下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1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人本主义教育学家将学生的个人发展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其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人都有学习的自然潜能,都有学习的愿望。因此,教师的首要工作不是传授,而是起到一个促进者的作用。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语文老师正要上课,这时空中飞来一架直升机,且高度很低。隆隆的响声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学生们涌到门口、窗口,伸出头往天上看,教室里一片混乱。老师看到这个情景,很生气,本来这堂课准备让学生背课文,现在看来要让学生静下心来很难,然而这位老师灵机一动:何不因势利导,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飞机的作文呢?于是,他提起嗓子高声说:“同学们请注意,今天我们要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我是未来的飞机设计师》,你们可以自己想像去设计一种理想中的飞机,看谁设计得最好。
  ”正在喧哗的孩子们一下被这个题目所吸引,很快安静下来。(下转第60页)(上接第37页)课后所有的同学都交了作文。老师批改后惊喜地发现,自己教孩子几年了,孩子们从来没有这样认真、投入地写过作文,许多学生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设想的飞机也五花八门,充分表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像力和独特的创意。
  本来一堂要砸锅的课却成了优质课。 3.2 设置适合的目标定向,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鼓励学生的自我强化 成就目标理论的代表人物德维克等人提出,人们对于能力持有不同的内隐观念。一种是能力的实体观,一种是能力的增长观。持有能力实体观的学生倾向建立表现目标,从而避免被人看不起。
  持有能力增长观有学生,更多地设置掌握目标,并寻求那些能真正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技能的任务。持掌握目标的学生,学习是为了其个人成长,又被称为任务卷入的学习者,而具有表现目标的学生更关心的是能否向其他人证明自己的能力,被称为自我卷入的学习者。
   我们需要培养的是持掌握目标的学生。而对于持表现目标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经常运用赞扬和鼓励来对待这些学生,采用循循善诱的方法,先建立他们的自信心,再一步一步让其走向成功。鼓励学生自己想解决办法解决问题,即使是教师施以援手,也应该循循善诱,学生动脑筋为主,教师处于辅助的位置。
  学生只要学会了方法,就可以运用这些方法解决生活和工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这对他们的个人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3.3 训练学生对学习结果有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 归因理论对成败的分析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谓归因理论,就是人们用来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因果关系的动机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认为,一般地说,人们常把自己的成功或失败归结为个人能力、努力程度、任务难度和运气、他人的帮助、情绪、环境等多个因素。归因理论研究发现,个体对成功或失败的归因分析广泛影响着他们后来行为的动机。不同的归因方式,对个体所产生的效应极不相同。
  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归因理论,帮助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正确归因,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4 正确运用奖与罚 行为主义方法强调积极和消极的外部强化的重要性。积极的强化能提高做出某种行为的可能性,消极的强化则可排除一些不良行为。强化所提供的信息,有助于学生矫正其学习行为,促使学生对学习情境进行相应的控制。
  教师的表扬或批评、微笑或皱眉、给高分或低分等,都是强化的例证。一般来说,表扬与奖励比批评和指责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实施奖励时,我们必须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放矢。一般情况下,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评价起的作用更大一些;而对于少年期的学生,通过集体舆论进行评价效果更好;对于自信心差的学生,应给予更多表扬和鼓励;对过于自信的学生,则应更多地提出严格要求;对女学生宜个别谈话,切忌当众严厉指责等。
  只有这样,奖惩才能起到激励学习动机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学习动机理论来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