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迷英语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企业英语 > 正文

企业英语

如何使企业发展好?

zxc2022-09-06企业英语29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立足本地实际,借鉴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探索实践,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向发达地区看齐,不断转变思想观念。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加快发展的总开关。一件事情、一项工作、一种转机想都想不到,怎么可能做到?对西部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来说,重要的是有三个方面的思想观念要转变。
  首先是资源观问题。日本、亚洲四小龙、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没有什么矿产资源优势,但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由此可见,有没有矿产资源、有多少矿产资源并非绝对重要,只要从人力资本、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综合考虑资源问题,转型思路就豁然开朗了。其次是发展观问题。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可以说大体上采取了由沿海到沿边、沿江、内陆的梯度推移战略。进入新世纪我国虽已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但至今发展的重心仍在东南沿海,或者说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等地区。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消极地等待推移,而要发挥后发优势,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超常规发展。
  第三是环境观问题。从交通条件、城市建设、自然生态、市场规模、融资环境等方面看,西部地区确实比不上发达地区。但发达地区由于土地价格飙升、劳动力成本高昂、市场进入门槛渐高、能源供给短缺等问题,也有其成长中的烦恼。古人讲,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只要把自身的比较优势认识清楚,并能针对发达地区的“软肋”进行招商引资,就能通过高效优质的服务来弥补先天环境之不足。
  二是要立足各地实际,着重抓好项目建设工作。从西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出发,立足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基本市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扩大投资总量,加快发展步伐。认真研究国家投资导向,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相关咨询机构的协作,精心谋划和筛选一批符合本地实际、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大项目好项目。
  加强项目管理,建立健全项目工作责任制,不断提高项目建设的效率和质量。树立机遇稍纵即逝、机遇只可抢抓不能坐等、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抓住机遇才有更多机遇的机遇意识,以敏锐的发展眼光捕捉、争取一个个项目。利用好自身的比较优势,既挖掘资源、土地、区位等方面的有形优势,又发挥服务、品牌等方面的无形优势。
  通过争取国债资金、经营城市等多种手段,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创造一流的科技园区,改善投资硬环境。以改善服务态度、落实优惠政策、提高办事效率来树立亲商、安商、富商的开放形象,以诚待人,以勤补拙,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三是要挖掘技术潜力,努力提升传统主导产业。
  有色、能源、冶金、建材等资源型城市的传统主导产业现在依然是许多省的支柱产业,这些产业多数起步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普遍存在设备老化、工艺落后等问题,以致工人劳动强度大,企业生产成本高,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产品技术含量偏低,难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对这些产业,不仅不能放松,而是要进一步加大改造提升的力度,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竞争力,再造新优势。要争取新上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起点高、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工业技改项目,巩固和提升传统主导产业的地位,使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把解决资源短缺问题作为资源型城市经济工作中的一个重点,积极帮助资源枯竭企业内引外联,使其现有的生产加工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继续支持资源型城市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政策性破产,使其不断深化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的各项改革,尽快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主体。
  四是要拓宽融资渠道,尽快培育接续替代产业。资源型城市在矿产开发进入中后期后,就要未雨绸缪,加快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为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留下回旋余地。必须发挥资源型城市大中型企业相对集中的优势,树立区域经济一体化意识,打破条块分割,加强区域内分工协作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调整优化存量结构。
  大力开发科技、资本、人才等社会资源,以科技进步、招商引资和项目带动为主要手段,在矿产资源的精深加工和现代新兴产业的引进发展上下功夫,促进经济增长由资源型向技术型转变。在接续替代产业的选择和发展上,要有超前意识和战略眼光,既要突出高科技型,又要发展劳动密集型;既要立足本地资源进行开发,又要像珠三角、长三角的许多地方一样敢于发展“两头在外”的产业。
  在积极争取国家扶持政策和投资的同时,主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进民资和外资,形成内资与外资结合、民资与国资结合、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的投融资新格局。要利用园区的孵化、辐射功能,在电子信息、现代生物、新材料、微电子、中药现代加工等领域,催生一批市场前景广阔的高新技术项目,使之逐步成为接续替代产业的“生力军”乃至“主力军”。
  千方百计借助外力求发展,加强与国外和发达地区的联系,把招商引资作为培育接续替代产业的重要引擎,有针对性地瞄准国内外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组织招商,采取大团队与小分队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新客商与老客商相结合、国内客商与国外客商相结合、传统项目与高新技术项目相结合等办法,卓有成效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充分发挥劳动力成本低、产业工人多、煤电能源充足、土地成本低等方面的优势,以成本最低、回报最快、效率最高、信誉最好,吸引国内外投资者来参与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把资源型城市建成最具活力的开放区域。五是要节约使用资源,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矿产资源只有节约才能持久利用,要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无论处在哪个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都应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在资源开采、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建立全过程节约管理制度。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遏制资源浪费和破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延长矿业服务年限。积极改造提升石油、煤炭、电力、有色金属、镍等资源型产业,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坚持扩大规模和提高档次并重,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进行“二次创业”,从初级产品生产和商贸业经营,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基础产业和新兴服务业转变,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的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既做到根深蒂固,又实现枝繁叶茂,引导民营企业以大中型骨干企业为依托,配套生产上下游产品,拉长产业链。
  六是要拓展发展空间,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资源型城市都存在国有经济比重过高的问题,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着广阔的空间。要学习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经验,在继续抓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同时,毫不动摇地放手发展和壮大非公有制经济。确实做到凡是鼓励和允许外商进入的领域,都要同样鼓励和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努力消除束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对国家制定的各项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特别是税收、贷款、工商管理、土地使用、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政策,条管部门、资源型城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都应不折不扣地予以落实,不断为实现经济转型提供新的发展活力。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份额,使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大大提升。
  七是要利用衍生资源,积极探索循环经济模式。西部资源型城市要彻底摆脱经济发展严重依赖资源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就必须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通过技术进步改造传统产业,优化资源配置,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持续开发利用和环境得到合理保护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要从企业、产业和社会等不同层面推进循环经济,鼓励企业进行循环式生产,要求产业进行循环式组合,倡导社会进行循环式消费。要把企业作为推进循环经济的首要“抓手”,督促企业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节约使用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循环利用资源。
  在科技园区建设中,尤其要树立和落实循环经济理念,自觉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以工业共生和物质循环为特征的区域产业体系。在城市建设中也要走“循环经济 适宜人居 城市效率”的新型城市化之路,统筹解决废水处理、废品回收、垃圾分类、绿化美化等问题。
  总之,要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发展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八是要重视寻找后续资源,全面拓宽资源开发领域。西部资源型城市必须高度重视接续资源的勘探开发和科学利用工作,延长资源的服务期。资源型城市的矿体及探明储量,绝大部分是在五六十年代探矿技术比较落后的情况下确定的,其准确性肯定多多少少要打折扣。
  目前国内外探矿技术有了很大突破,给西部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应当投入一定的资金,加大勘探力度,应用新的探矿技术、装备在已有矿体的周边及深处寻找新的矿体,开发后续资源,为经济转型创造条件、赢得时间。在加强地质勘探、增加探明储量的同时,规范开发秩序,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行合理开采和综合高效利用。
  坚决改变矿产资源是唯一资源的传统资源观,树立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管理、环境等都是资源的全新资源观。要在有形资源优势逐步衰减的情况下,更加重视和充分利用好无形资源,使物质与非物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聚集、增值和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