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迷英语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成人商务英语 > 正文

成人商务英语

帮忙找一份"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总结

zxc2022-04-13成人商务英语65

  课程小结

个人情况简介:

起点水平:有一定计算机应用能力,较了解计算机发展历史,会使用word、access等office工具

本学期所用机时数:63。31小时

大课出勤率:100%

下学期我希望选修的计算机课程:多媒体设计与制作

课程评估:

总体评价:总的来说,我认为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是比较成功的。
  虽然尚有些值得改进的地方,但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和诸位老师的谆谆教导,让我对计算机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虽然本来学过一点Office工具,但是以自学为主,学得并不十分详细扎实,对一些小的细节和窍门可谓是一窍不通,只能做到会用这个层面,而远非用得好,用得精。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在这方面的巨大收获是我终生受用,对各位老师感激不尽的。

另外,再谈谈大课的重头戏---计算机文化基础,其中包括:数理逻辑、硬件基础、操作系统、数据库、多媒体文化基础、网络安全等。覆盖面之广,内容之翔实,是令我大开眼界的,受益匪浅的。
  

数理逻辑是计算机语言的基础,计算机作为一个执行者,并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因而用逻辑严谨的编程语言告诉计算机做什么,怎么做是至关重要的。我认为这个环节的教学是成功的。老师上课适时地提出一些问题,尤其是容易混淆,容易犯逻辑错误的问题,让我们发现了自己逻辑上的漏洞,激发起了我们好强的个性,进而引起了我们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所以我说,这部分内容是很成功的。

硬件基础的教学就有些乏味了。说实话,我觉得这部分内容可以讲,也值得讲,但不值得花那么长时间讲。硬件很重要,是一台计算机的物质基础,这点我知道。但这部分内容包好的大量术语,大量概念,也不可否认是极其枯燥的。
  依我的观念,这部分内容只要做到知道有什么,什么好就够了。因为我们中的绝大部分将来只是计算机的应用者,而非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硬件知识对我们来说,只在选购计算机或自己攒机时有参考作用,这样大规模的铺开来讲,势必影响大部分同学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再说说操作系统,我认为这部分的教学是恰到好处的。老师从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讲起,让我们对习以为常的Windows、Linux操作系统有了新的认识,原来它的出现是经历了那么长时间的实践、改进与积累。而且老师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实践把握得很好,既非点到而止,又非详细精讲,让我们既有感性认识,又有了一定的理论深度。
  

数据库是重头戏。数据是当今信息社会的基础,天文数字级的数据往往令人不知所措。通过数据库的管理与操作,能让我们在数据的海洋中进退自如。老师结合access、SQL语句和上机实验课操作练习,然我们有了操作数据的能力与信心,也就有了在信息时代立足的资本。
  

多媒体文化基础是最吸引人的一部分内容。老师通过wma、mp3音乐格式、不同图像格式等内容,讲解了多媒体的压缩,释放与处理。这些我们司空见惯的的网络资源原来也有那么多学问,有趣生动的课堂气氛至今让我回想不尽。

最后谈谈网络安全部分的讲课。
  我觉得这部分的课程内容可适当加强。一节课的课时实在让人有点意犹未尽,网络的出现在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隐患。这对我们这些菜鸟级的网民来说,一直是心头的一块阴影。老师主要讲到了木马程序,这让我懂了如何应对这种情况。但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病毒,黑客软件,面临这些我又该怎么办呢?我知道这部分内容牵涉到高深的计算机程序知识,但实在还是希望老师讲一下。
  

存在的不足:

1、学生学习的起点不一。许多城市的中学已普遍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而日益增加的家庭计算机又为部分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计算机学习环境,入学前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学生上课感到内容太浅,而入学前程度低的学生又感到听不懂、跟不上,课堂上囫囵吞枣,课后难以消化。
  学生学习起点不一,给教学的实施和同学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教学内容过于系统性。由于我们中的绝大部分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是为了将计算机作为工具来使用,我们今后是计算机的应用人才,因此,我们所需掌握的只是计算机的应用性和实用性。
  而目前教学使用的教材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要求过于完整和系统,从二进制的转换、操作系统发展到数据库体系结构,面面俱到,无所不有,使理论授课内容非常庞杂,难以突出重点。另外,在授课的安排上,因为我们首先接触到的内容不是面向应用的,而是一大堆的概念和术语,使我们原本认为非常有趣的事变得十分枯燥乏味,影响了我们应有的学习热情。
  

3.教学模式陈旧,学生的学习个性无法发挥。本课程虽然改进了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表达趋于直观,增大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教与学的关系还是“你教我学”,所不同的是将教材的内容搬上了计算机投影的大屏幕,采取的是“电灌”,我们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课堂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我们获取的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只能来自于课堂上的老师,遗憾的是老师无法把所有的知识全都教给我们,我们也无法学会所有的知识。事实上,我们缺乏的是学会如何学习,如何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信息。另外,由于同一学习起点的学生也存在着学习上的差异,采取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难以适应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不利于因材施教。
  尤其是“满堂灌”的教学与我们的期望相去甚远。因而,我们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像计算机这样实践性和工具性很强的应用技术课程,我们都没有学习兴趣,说明学校现行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所产生了很大的不良影响。

建议的改进方案:

1. 组班方式零起点还是分层次?

目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组班方式是按专业的自然班来组班的,教学中认为所有的学生是零起点的,所有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是一样的。
  随着全国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工程的开展,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已不再是“零起点”。而且由于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和中小学学校对信息技术重视的差异,而且高中计算机只是作为会考科目,是在高一实施完成,并不是高考科目,致使我们入学的时候,计算机基础的差距非常的大,这种差距又产生了教学进度难以协调等问题。
  我认为这个问题的解决可以参考大学英语的方法,采取分层次组班,入学时进行计算机能力考核,然后按计算机基础能力进行组班,然后分班进行教学。

2. 知识讲解的顺序问题

我觉得对于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的讲解可否打乱原有的固定次序,以多媒体知识为先导,结合现有的音乐、图像、网游知识,充分引起我们的兴趣;在接以时新网络文化知识,包括病毒,黑客的防范、QQ、MSN的使用、blog等实用流行的工具使用,然后再以适当的篇幅讲解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知识,最后以数理逻辑结尾,为下学期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开个头,打个基础,承上而又启下。
  

计算机基础教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