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迷英语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成人商务英语 > 正文

成人商务英语

谁有A level的商务书,CIE新版的?急需啊

zxc2022-08-11成人商务英语38

展开全部


可以啊.. 国内现在就要好几个学校有开设AL的课程人大,王府,潞河 这些一位A-Level学校A-Level经济学、IGCSE商务研究教师兼升学指导老师 作为CIE(

日本军队的师团,二战期间,为何分成了甲乙丙丁4个等级?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日军的历史决定的。

日本是个岛国,原则上只要有强大的海军保卫就足够了,陆军属于次要的。

所以,日军基本上只在战争时期扩充大量部队,和平时期就保持必要的部队,数量不多。

抗战爆发前,日军只有17个常设师团常备军。番号依次为近卫、1至20(之前大正裁军时裁掉了13、15、17、18师团四个师团,为此日军狂热派政府高级官员进行了多次暗杀)。

这就是日军的甲种师团,战斗力最强,装备最好,规模也非常庞大。

甲种师团最初为为四单位制,每个师团下辖二个旅团。旅团下辖两个步兵联队。

每个旅团一般是1万人,师团还有配属部队,总兵力高达2万8000人。

而实际作战时,师团还有额外增添的部队,比如重炮部队、工兵部队、骑兵部队、坦克部队等等,总兵力可以达到3万多的规模,相当可怕。

实际上,战争初期日军甲种师团,相当于国军一个集团军编制。

而国军的主力师往往只有五六千人,杂牌师甚至只有三千多人,兵力相当于日军一个联队。

所以,开战初期日军1个师团就能独当一面,负责一个地区的全部作战。

很多人把日军的师团,等同于中国的师,只是完全错误的。实际上,国军的1个军往往只有1万多人,和日军师团都无法相比。

抗战爆发以后,日军不可能单靠这17个师团几十万人作战。于是,他们迅速编组了新的13个特设师团。

特设师团有很多编制,比如有重组的13师团和18师团,也有以17个甲种师团的预备役编组的101师团、104、106、108、109、110、114、116等师团。

这些师团兵力不同,兵员素质也不同。有的师团有2万7000人,有的则只有2万2000人甚至1万多人。既有战斗力强悍的第13和第18师团,也有战斗力相对虚弱的106、109师团。

总体来说,这些特设师团的战斗力有高有低。

原因有很多,其一是士兵多是预备役,年龄偏大,很多都是拖家带口。这些人有了家庭,就不可能像甲种师团那些18到20岁小伙子一样随便拼命。

但就武器装备上来说,甲种师团和乙种师团的武器都很先进,重武器众多,远非国军可以相比。

为什么编制这么乱?在于日本根本没有想到战争会持续很久。所以特设师团原则上只是临时编组用一用,战争结束就要解散了。谁知道战争一打就是8年。

武汉会战前后,日军预计到战争不可避免进入持久战,开始做长期规划。

从1938年4月到1940年11月组建的第21师团到第49师团以及第51、57师团,都取消了旅团的设置。每个师团只下属3个联队,这就是所谓3单位师团,也叫作治安师团。

同时,之前的甲种师团也纷纷进行改造,取消了旅团编制。

到了1942年,日军已经没有4单位师团,全部变为3单位师团。

由此,师团分为甲种师团和乙种师团两种。

甲种师团的炮兵和工兵较强,总兵力保持在1.8到2.1万人,主要用于攻击作战。

乙种师团兵力总兵力约1.4万人,主要用于持久战中的治安作战。

其实日军师团是非常繁杂的,要论文才能说清楚。

为了适应中国战场的持久战,日军又编组了丙种师团和丁种师团。

1941年战后,侵华日军的精锐部队部分南调。

为了补充师团的缺口,加上需要适应敌后的游击战,日军推出了丙种师团。

自1942年组建的日军第58师团至第70师团共10个师团,都是丙种师团,由原来的独立混成旅团扩编而成。

这种师团主要用于对付敌后的国军(也包括八路军)以及国军实力较弱的战区。

丙种师团的编制特殊,有恢复了旅团的编制。1个丙种师团下辖2个旅团,但旅团下没有联队,只有大队。1个旅团配属4个步兵大队,1个师团就有8个,大约1万2000到3000人的规模。

为什么这么编制?主要日军扫荡作战多以大队为单位,不需要联队的存在。

比如关家脑战役,日军就是以1个大队孤军深入作战。

丙种师团的炮兵力量薄弱,只装备野炮12门,因为扫荡战基本用不上。他们多配备步兵炮甚至日军很少装备的迫击炮,1个师团装备32门。

这种师团是不能和国军正规军对抗的。如果强行要上,必须单独进行野战训练,再配备相应的炮兵、工兵和辎重兵部队才能打仗。

到了1944年,由于太平洋战争连连失利,日军又继续南下对国军发动一号会战,打通大陆交通线。此次日军集中了50多万主力南下攻击国军主力,敌后非常空虚,形同无人之境。

为了弥补缺口,日军从1944年7月开始拼凑了10个丁种师团,全部用来对付八路军和新四军。

丁种师团番号从115师团到161师团,编制和丙种师团大体一致,但武器装备和人员都非常烂。

丁种师团步兵小队,只有1挺轻机枪和1个掷弹筒。而甲种师团步兵小队,则有3挺轻机枪和3到6个掷弹筒。可见,火力差距是极大的。

丁种师团步兵大队只有4挺重机枪,甲种师团步兵大队则有16挺重机枪。

而且,丁种师团的兵员非常差,大部分都是少年兵、胡子兵甚至朝鲜兵。

这种部队其实根本不能作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总体战、消耗战,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转变为更强的战斗力便是各国争相努力的目标,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的要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突出重点,从而在决战方向上尽可能的集中优势。例如二战德军也分为好几类,一线的野战师、二线的守备师和保护后方交通的警卫师等。军事力量以陆军为主的德国都尚且如此,对于本就对陆军投入较少的日本来说,就更得精打细算了,针对不同的作战任务组建专门的作战师团也就顺理成章了。

日军甲种师团(常设师团)战斗力最强,拥有4个步兵联队、工兵联队、骑兵联队、炮兵联队、淄重联队各1个,总共8个联队,总兵力2.8万人,而且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拥有强大的攻防能力,这种师团常常作为突击兵团投入战场,担负最艰苦的进攻任务。

日军乙种师团(特设师团)是以甲种师团的后备役兵员扩编而成,基本按照甲种师团的标准进行组建的,只是将骑兵联队缩减为骑兵大队,这样就成为7个联队,总兵力2.44万人。虽然少了一个骑兵联队,但是战斗力并不会降低太多,一个骑兵也就几百支步枪几挺轻机枪,连重机枪都没有,并不会对师团的整体火力带来明显的影响,而且骑兵联队多做侦查和追击使用,多不参与正面作战,所以乙种师团同样可以和甲种师团一样作为野战兵团使用,具备很强的进攻能力。

至于丙种师团嘛,只有3个步兵联队,工兵、炮兵联队各1个,没有了骑兵和淄重部队,很明显这种师团并不具备野战能力,当然日军组建的初衷也不是像前两种师团那样执行野战任务,而是执行防御任务。1939年随着中日之间大规模战事的结束,日本对中国开始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主”的策略,于此同时日本和北方的苏联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原部署在中国战场的甲种、乙种师团大量调往伪满洲国,为了接替中国战场的防务才组建了丙种师团。

丁种师团的实力最弱,只辖有2到3个步兵联队,其他技术兵种只有中队的规模,这种缺乏工兵和炮兵以及运输部队的师团几乎没有野战能力,连基本的防御作战也非常吃力,而组建它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进行高强度的野战,而是执行反游击战以及大后方的防御等任务,也就是所谓的治安战,他们面对是没有重武器而又灵活机动的游击队,所以并不需要太强大的火力,作战范围也不大,所以丁种师团的装备以轻武器为主,对资源占用也最少。